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陈列展厅 > 主题展厅

主题展厅

 21.09.01

白山市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展区介绍

 

序厅

现在我们是在博物馆的序厅,首先看到的是仿真微缩的长白山天池实景,白色的雪峰和黑色的池水代表着满族生息繁衍于白山黑水之间。上方的圆形天顶,它寓意着满族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,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。

序厅.jpg

 

第一展区--中华名岳长白山


长白山,在六亿年前一直酣睡于汪洋海底,通过地球造山运动,在二亿年前开始,慢慢升出碧波、直面苍穹,雄立于亚细亚东陲,成为欧亚大陆东端的最高山系。长白山的区域地理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概念。狭义是指长白山脉,广义是指以长白山脉为中心的外延地区,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。在距今约1.2亿年前,由于地壳运动,长白山变成了一座巨型复合式盾状火山体。

1.2.jpg

长白山作为一座火山体,自16世纪以来曾发生过三次火山喷发。最后一次喷发距今也已经有三百多年了,所以,长白山目前是一座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,今后有无喷发以及何时喷发,地质学家尚无定论。

2.1_看图王.jpg

长白山不仅是东北三宝,人参、貂皮、鹿茸角的故乡。各类*********野生保护动物和世界稀有树种、植被、矿产也是数不胜数极其丰富,因此被称为“立体资源宝库”,更在1980年经世界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联合国“人与生物圈”保护网和世界自然保留地。

长白山作为一个古老的山脉,经历了久远的历史变迁,那么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经历了不同的名称演变,早在西汉以前,长白山被称为“不咸山”,南北朝的时候称“徒太山”,隋唐时称太白山,长白山则是从金代延续至今的称呼。

长白山区是哺育我国古人类的摇篮之一,很早以前的安图人和我们发现的新屯子西山遗址都证明了这一点。

长白山作为我国的神圣领土,自夏商以来就始终在我国行政管辖内。早在公元前21世纪,夏王朝已经开始统治东北地区,而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,始于商朝。周朝将长白山地区纳入“吾北土也”。定期向周王朝纳贡。春秋战国、秦、西汉时期,都设辽东郡管辖长白山。唐设忽汗州都督府管辖。辽、金基本沿袭了以往对长白山地区行政建置的管辖方式。元朝为加强对东北统治,设置了辽阳行省。明代设置奴尔干都司,重点管辖女真人聚居的长白山地区。清朝,对长白山地区管辖更为直接有效。设置吉林将军,对长白山地区进行特殊管辖。中华民国时期的东北,行政建制沿袭清朝,长白山隶属吉林、奉天两省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,长白山分属吉林、辽东两省,1954年全部划归吉林省。

长白山作为前清发祥地,康熙是第一个对长白山进行踏查的帝王。而对长白山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细致的踏查则是1908年刘建封奉徐世昌之命,查奉吉两省界限,兼查长白山三江之源。自临江出发,对长白山整个腹地作了详细勘察,并为长白山十六峰命名,绘制了长白山江岗全图,先后写下了《长白山江岗志略》等著作,为我们后人更好的了解长白山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如今的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界山。并且借其独特秀丽的风景大力开展旅游业。今天的长白山呈现出一番新景象。

 

第二展区--长白山满族神山崇拜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,但为何满族唯独将长白山视为神山,加以崇拜呢? 这是因为,传说满族的祖先便是由这里诞生的。相传在长白山下有一个湖泊叫布勒湖里湖,一天三位仙女下凡到此湖沐浴;大姐叫恩古伦,二姐叫正古伦,小妹叫佛库伦。话说三人在湖中洗浴嬉戏够了,正想上岸穿衣,只见一只神鹊衔着一枚朱果飞来,放在佛库伦的衣服上,朱果色泽鲜艳,佛库伦爱不释手,于是衔在口中。谁知一不小心吞进肚里,就马上怀了身孕。小妹因怀孕无法返回天庭,就留了下来。不久生下一子,取名布库里雍顺。姓爱新觉罗。说道这我们就都知道了,布库里雍顺便是满族的始祖,是他开创了满州基业。

满族先祖对长白山的崇拜由来已久。早在二、三千年前,肃慎人就把不咸山,也就是长白山,敬为神山,不咸为“神巫”之意,不咸山即“有神之山”。挹娄、勿吉人视长白山为灵山,辽代,尊崇长白山为白衣观音所居之地。金代,女真人建庙宇、设置“女真祭台”,相继尊封长白山为“兴国灵应王”、“开天弘圣帝”,每年春秋二季择日致祭。而到了清代,对长白山的崇拜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,将长白山尊为“龙兴之地”。康熙还开创了望祭长白山之典范。雍正、乾隆也都曾在小白山的望祭殿遥祭过长白山。

五岳-长白山历代封禅名号简表.jpg

长白山作为中国名山,被历代王朝封为圣山、神山。而历代帝王为长白山所作的诗词也是汗牛充栋,流传千古。在展板上的这些诗词中,《驻跸吉林境叩长白山》为乾隆帝所作,《赐吉林将军瑚松额》为道光帝所作,《赐吉林将军松箖》为嘉庆帝所作。

柳条边是清王朝为保护“祖宗肇迹,兴王之所”,巩固其“龙兴之地”,而在东北地区修建的巨大 “人”字形的柳条边墙,由旗兵守卫,严禁越过篱笆赴边外进行采参、狩猎、放牧等活动。直到清末,对长白山实施封禁长达200余年。所以,当年的山东流民大多是冒着生命危险“闯”过来的。

柳条边族谱满族人姓氏-1_看图.jpg

在广大满族家里,在正屋西墙上供奉祖宗和祖宗匣,其祖先神称之为“撮哈占爷”,即长白山神的化身,是满族共同祖先神的崇拜偶像。

其实满族人的姓氏有着悠久的发展演变历史。由女真姓氏、地名、汉姓及蒙族姓氏构成。满族的八大姓分别是:佟佳氏(佟)、瓜尔佳氏(关)、马佳氏(马)、索绰络氏(索)、祁佳氏(齐)、富察氏(富)、那拉氏(那)、钮祜禄氏(郎)。


第三展区--长白山满族历史源流


满族,可以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。早在三千多年前,满族先世就生活在白山黑水这一广阔地区。商周时期的肃慎便是满族的先世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中有载:“大荒之中有山,名曰不咸,有肃慎氏之国”。大荒即指东北地区,不咸即长白山,而生活在这里的肃慎族就是后来的满族。我们在前面提到过,周朝将长白山地区纳入“吾北土也”,所以作为当时周王朝的附属,肃慎人要定期向周王朝纳贡,而当时的贡品就是文明中原的“楛矢石砮”。这是古老的肃慎族制造使用的武器和生产工具。楛矢,就是用楛木制做的箭杆;石砮,就是用页岩等石材磨制的石箭头,既石镞;然后,将磨制好的石镞固定在箭杆的一端,既称为“楛矢石砮”。 相传在春秋时期,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国,陈侯的庭院里坠亡了一只带箭的鸟,箭长有一尺八寸,当时的陈国人不识这种箭,陈侯便派人去请教孔子,孔子看后说,这就是“楛矢石砮”,来自很远北方的肃慎国。


3-1(改).jpg


到了汉代,肃慎被成为挹娄,活动区域与肃慎时期大体相同,生产方式仍以渔猎、采集为主,兼有农业和原始养殖业,尤其擅长养猪。出产的“挹娄貂”闻名遐尔。

3-2.jpg

南北朝时的勿吉是在原来肃慎、挹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扩大而形成的。勿吉的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。除从事渔猎外,农耕已发展为“相与耦耕”,学会了制作手推车,饮食方面学会了“嚼米为酒”的酿酒技术。居住形式虽仍是穴居,但开始使用木板贴土壁御寒防潮。

3-3.jpg

隋唐时期,勿吉又改为靺鞨,活动范围和肃慎时期大体一致。在7世纪初,形成了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大部落联盟。公元698年,粟末部酋长大祚荣建立了震国,公元713年,改为渤海国。由于当时同唐王朝的密切往来和交流,促进了东北边陲包括整个长白山区的开发,创造了“海东盛国”的辉煌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雕像便是大祚荣,他在位22年传了15代王,加强同唐朝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联系,对渤海国的建立和长白山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,在唐朝时期,佛教得到空前的繁荣,于是,与唐王朝有着密切往来的渤海国,佛教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,至今仍有渤海时期佛教遗迹存世。现今位于我市境内的灵光塔和黑龙江省安宁市境内的石灯幢,便是渤海时期佛教传播的历史见证。

灵光塔现位于我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城西北塔山上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通高约12.86米,是市阁楼式方塔,由通道、甬道、地宫、塔身和塔刹五部分组成。

在渤海国的鼎盛时期建有5京15府,分别为上京龙泉府,中京显德府,东京龙原府,南京南海府,西京鸭绿府,通过大量的文献记载及研究考证,其中的西京鸭绿府的府治就建在我市境内的临江,临江就是渤海时期的神州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图便是创建复原的想象中的西京鸭绿府。

3-4.jpg

在唐朝管辖时期,渤海国朝贡次数多达132次,为了加强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和往来,专门开辟了一条由渤海通向唐朝都城长安的朝贡道。从上京龙泉府,也就是今天的渤海镇为起点,经旧国(吉林敦化)丰州(白山市抚松),西京鸭绿府,也就是临江,乘船顺水而下,经丹东过旅顺到蓬莱登陆抵达西安。渤海国当时所带的贡品都是属于地方特产,包括皮革、畜禽、药材及金属等。其中金属类以铜最为贵重,而渤海时期,在经济领域最负盛名的也就是铜、铁的冶炼技术。

公元926年,辽灭渤海后,鸭绿府的渤海人,在烈万华、乌玄明的领导下,在以今白山市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建立了定安国,联宋抗辽,坚持斗争长达40余年。

3-10.jpg

靺鞨族到了辽代始称女真,并沿续至明代。辽时女真分为生女真、熟女真、回跋女真三部,公元11世纪初,生女真完颜部发展壮大,并于1115年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统一各部,建立大金。金政权建立后,阿骨打革除陋习,重视发展生产,创制女真文字,对女真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

卢沟桥也是建于金代1189年,是我国最古老的一座连拱大石桥。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1119年阿骨打命大臣完颜希尹创制女真文字,使女真人结束了刻木记事的落后状态。女真文曾被用来翻译汉文典籍,它对女真文化的提高和女真族封建化的加速起了一定的作用。

到了明代的时候,女真分为三大部,建州女真、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,其中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统一了海西女真的户伦四部。一直到1583年的时候努尔哈赤以父亲留下的十三副遗甲含恨起兵,开始了统一女真,直至一统中原的大业。努尔哈赤在1601年的时候将自己的军队编成了四面旗帜,黄、白、红、蓝。随着兵丁的不断增多,到1615年的时候努尔哈又在原有四旗的基础上扩增了四旗,这样就完成了八旗建制。努尔哈赤在统一整个女真族后,在1616年的正月初一建国称“汗”,国号定为“金”,也就是我们后人说的“后金”,都城设在“赫图阿拉”。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文物就是“云版”,它的功能就是起到了一个报警的作用。当年就挂在努尔哈赤寝宫的前面,每当夜里遇到紧急军情的时候,都要敲响云版,入睡的努尔哈赤只要听到云版的声音就要立刻起起处理军务。

3-15左.jpg

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大战就是努尔哈赤在1619年的时候,以仅有的六万兵丁击退明朝的十几万大军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,也是后金军由弱转强的一个转折点。努尔哈赤自1583年起兵到1626年驾崩戎马生崖四十四年,是大清朝的奠基人。皇太极接过汗位后,在1635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日将族名改为满洲,并将那一天定为满族人的颁金节,颁金的意思是生机勃勃,是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。第二年又将国号改为清,开始继续统一中原的大业。这张地图就是清朝在胜势的时候中国最为完整的疆域图。长白山大致就是在这个位置上的。在清王朝统制中国的二百九十六年中一共出现过十二位帝王。分别是,努尔哈赤、皇太极、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、宣统。

3-16.7.jpg

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满族人又走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,全国共有十三个满族自治县,200多个自治乡。到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满族的人口已经达到1068万。

 

 第四展区--长白山满族生产习俗


满族是一个勤劳、智慧、勇敢的民族。在当时农耕文化相对落后的年代,广袤的白山黑水养育了这个民族。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,形成了独具特色、丰富多彩的生产习俗。

满族自古以来以狩猎著称,其中猎鹿的方式最有趣。猎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哨鹿的方法。这是根据鹿的求偶习性而采用的一种方式。用桦树皮做成的哨子,吹出来的声音特别像雄鹿的声音,将雌鹿用哨声引来再进行猎杀。除了狩猎之外,捕鱼也是满族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。

各位现在看到的这个叫海东青,但它不是被猎杀的对象,而是猎人用来狩猎的猎鹰。它生性非常的凶猛,是鹰中最为名贵的一个种类。早在唐代的时候,海东青就已经是满族向中原王朝朝贡的物品了。

 

海冬青.jpg

 

这边是满族先民采集的场景。这是满族先民在挖人参。这两边就是人们挖野菜、捡蘑菇、采山果的场景了。展柜里放的都是在狩猎和采集时所需要的一些工具。

QQ截图20211022091021.png


第五展区--长白山满族生活习俗


满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,经历了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。乐观向上,富于创造精神的满族人民利用长白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不断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条件,还逐渐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生活习俗。民居、服饰、饮食、礼仪、娱乐等都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。

3雪板.jpg

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满族人的居住方式,满族祖先肃慎人是穴居。穴居讲究的是深,以深为贵,谁家的穴位越深,谁的地位就越是尊贵。一直到女真族的时候才由地下改为地上居住。并且逐渐演变成了,筒子房,万字炕,烟筒插在地面上的满族房屋特点。而最有特点的就是木嗑楞房。它全部是用原木纵横交错咬合在一起的,非常的牢靠,里外涂上黄泥用来抗寒的。直到现在,在我市境内的抚松县锦江村还有最后一个满族村落。现在,这里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22224雪板.jpg

满族在饮食上也保留了特有的民族特点,由于北方比较冷所以满族人喜欢吃一些抗寒的食物,如粘火灼、苏子叶、粘豆包,还有火锅等等。


第六展区--长白山满族文化艺术


满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,努尔哈赤在1599年的时候命大学士额尔德和葛盖在蒙文的基础上建立了满文。后来又在原有满文的基础上修改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新满文。像现在我们长白山区还有很多的地名都是用满语来命名的。比如吉林意为江边的意思。


6-2 副本.jpg


我们都知道的中国四大名著《红楼梦》 的作者曹雪芹就是清朝人,而且是满族的正白旗人。据我省陈景河教授考证,书中所写的大茺山指的就是长白山,灵河指的就是松花江。把补天石比成贾宝玉,降株草比是林黛玉,不过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说。

满族的歌舞也是充满了它独有的特点。满族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秧歌舞,也叫扭秧歌。这是民间比较传统的歌舞,逢年过节尤其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为热闹,现已发展成为最受欢迎的群众性健身娱乐活动之一了。

6-8(改) 副本.jpg

“三月里来柳枝长,大姑娘窗前绣鸳鸯”,这是过去长白山区满族女性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尤其在古时候,满族少女们不论家贫家富,从十三四岁起就要成天关在家里,描花样,绣枕头顶、袖头、鞋帮、幔帐等出嫁用品,谁家姑娘枕头顶绣得越多越好看就说明这家姑娘手巧,活计好。

 

尾厅


满族,一个有着“国语骑射”历史传统的民族,从大荒中走来,经历过茹毛饮血、云诡波谲的艰难岁月,在马背上一步步走向文明,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。

发祥于长白山,崛起于关东大地,屹立于世界东方,几经沧桑,几经兴衰,不屈不挠,英勇无畏,创造过辉煌,也有过屈辱,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,对中华民族的融合有过重要贡献。

迈入21世纪的满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正以崭新的姿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,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